近日,黄河中心医院ICU医护团队使用俯卧位通气技术,成功救治一例重症肺炎、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(ARDS)的患者,目前恢复良好。
4月22日,ICU收治一名呼吸衰竭患者:刘某,男,81岁,以“重症肺炎、呼吸衰竭、急性冠脉综合征、重度营养不良、低蛋白血症”为诊断于2022年4月22日21:40入住我科,来时血氧饱和度51%,立即给予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呼吸,以抗感染,加强营养支持,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综合治疗,由ICU专科护士24小时床旁护理。
2022年4月23日患者血常规、CRP(2022-04-23): 白细胞28.76×10^9/L;红细胞3.24×10^12/L;C反应蛋白107.82mg/L。血气分析:PH7.45;PCO2:48mmHg;PO2:68mmHg;Na+:137mmol/l;K+:4.8mmol/l;Ca+:5.6mmol/l;Glu:5.6mmol/l;Lac:1.6mmol/l。HCO3-:33.4mmol/l。心电监护示:心率136次/分,呼吸35次/分,血氧饱和度90%。于4月23日9:00行床旁纤支镜检查,给予呼吸机支持,肺复张,氧合指数61,观察患者呼吸较前稍好转。
患者肺CT截图
呼吸机辅助通气后,在供氧浓度为100%的情况下,血氧饱和度依然在85%左右,在反复调整潮气量及PEEP后,患者的血氧饱和度仍无法回升。
患者目前病情符合重度ARDS,情况紧急,必须马上采取措施,否则后果不堪设想。科室会诊商议后,决定为患者采取俯卧位通气技术进行治疗。
俯卧位通气是指患者在俯卧位进行各项治疗,也就是‘趴着治病’,是一项辅助治疗技术,此项技术用于改善患者的氧合,提高动脉氧分压和降低吸氧浓度,改善膈肌运动,促进分泌物的排除,降低患者死亡率,减轻患者肺部损伤,在新冠肺炎患者救治中发挥了重大作用。使用俯卧位通气技术会压迫患者的关节、眼部、面部等,容易导致患者关节、眼部等被压迫部位受损,操作难度本就极高,该患者又采取的治疗较多,身体上带有多根引流管、深静脉置管及尿管等,实施俯卧位通气技术难度可想而知。
重症医学科医护团队并没有被高难度的操作吓退,他们准备了充足的应对措施。在实行此项操作前,我们先进行分工,专人负责呼吸机管路的固定,头部安置,其余四人同时将患者托起,先移向床的一侧,然后将患者转为侧卧,将患者双肩、胸部、髂骨、膝部、小腿部及骨隆突处垫上柔软敷料,并使患者的腹部不接触到床垫,敷料需1-2小时更换。翻身后头部垫高,该患者处于恶液质状态,要预防重力部位压疮的发生,患者俯卧后,为保护全身受压部位的皮肤,责任护士持续关注患者皮肤受压情况。
普通的重症患者,每2个小时可以帮助其翻身一次,但这名患者病情重、情况也更加复杂,为保障患者安全,有一名责任护士随时为患者活动受压部位。我们护理人员需要将受压部位如额头,鼻骨,下颚,双肩关节,双髋关节,会阴处,双膝关节等部位随时进行小幅度的翻动按摩。
经过连续3天,每天10个小时的俯卧位通气技术治疗,患者生命体征趋于平稳,血氧饱和度由85%上升至97%,患者顺利返回仰卧位,未发生任何并发症。
在每天长达10多小时的俯卧位过程中,由于患者体位的特殊性,平常很普通的护理操作都增加了很大难度,比如在最常见的吸痰护理中,护理人员需要侧身弯腰,固定好气管插管,保护好呼吸机管路的同时进行吸痰。
“三分治疗七分护理”,在对于急危重患者的抢救过程中,ICU专科护理贯穿其始终。
我们有幸作为ICU团队,我们将会继续努力前行,为重症患者提供最大限度的保障。在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中,我们始终在这里!
此项新技术的成功开展,标志着我院在疑难危重抢救技术上又迈上一个新的台阶,为救治重度ARDS病人积累了经验。在医护人员5个日日夜夜的努力救治下,该患者顺利渡过各种难关,身体恢复良好,神志清晰,目前仍在继续治疗康复中。
黄河中心医院救护车,黄河中心医院救护车出租,黄河中心医院救护车转运